——导江乡长垌村走笔
6月7日,记者来到导江乡长垌村,放眼望去,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,一个个村庄干干净净。山顶上,长满速生用材林;山腰间,脚拇头般大的山楂果压弯了枝条,手指头般大的东方红桔,砂糖橘挂满枝头;田垌里,早稻禾苗绿油油,糖料蔗林犹如青纱帐;村庄里,一栋栋农村小别墅平地挺立,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
不论是大果山楂,还是柑桔类水果,都是长垌人的希望之果。依托种植大果山楂,柑桔,速生用材林和糖料蔗,2016年,长垌村人均纯收入9500元,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,全村有49户161人贫困户脱贫销号,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.11%。
打通致富路
长垌村地处偏僻山区,是一个水库移民村。以前,全村10个自然屯没有一条水泥路,不论是通往导江乡集镇,还是通往柳东新区雒容镇的道路,都是绕着山,弯连弯,坡接坡,骑摩托跑下来,一趟也得近一个小时。
“交通道路设施落后,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。”村党总支部书记韦汉德说,自打1976年建设龙母水库成为移民村后,到2011年以前村里没修过一条水泥路。
韦汉德说,以前村民也种有一些挣钱的农产品,但因为进村道路既狭窄,又要爬坡,路面坑坑洼洼,汽车在路上颠来颠去,颠得老板直想掉头回去。就这样,村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只能贱卖。
2012年,县水库移民局开始帮移民新村修建水泥路,但全县点多面广,不可能完全照顾长垌村。该村只有少部分自然屯硬化了一些水泥路,但通村道路没修过水泥路。
2016年开展精准脱贫攻坚行动以来,我县通过整合交通,水库移民,扶贫等项目资金和帮扶后盾单位柳东新区援建资金,共投入1600万元,硬化了通村道路,修建11条通屯道路,在泵水屯,长垌屯等部分自然屯安装太阳能路灯,修建长垌屯环村休闲便道,进行村屯道路绿化。至此,长垌村的村屯道路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建长效产业
如今,长垌村不但硬化了通村通屯和屯内道路,还硬化了部分产业路,可谓路通财通。
“长垌村是一个山村,俗话说好,靠山吃山。”韦汉德说,乡政府和县水库移民局多次组织移民群众代表到桂林,梧州和县内一些发展特色水果做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,开拓群众发展经济的视野,让大家狠下决心,大做“山”文章。
为让移民群众发展好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,导江乡政府,县水库移民局,县扶贫办联合邀请农业专家进村“把脉问诊”,开出发展经济“处方”,群众按“处方”抓“药”。
长垌村群众说干就干,2013年开始种植大果山楂,砂糖橘,东方红桔等特色水果,先后建成了1000亩的大果山楂基地,2000多亩柑桔类水果基地。
“过年前,韦浪云家卖砂糖橘1万多斤,得了近3万元;我家卖东方红桔4000多斤,收入1.5万元。”长垌村龙母屯党支书陈章龙说。该屯种大果山楂的产量也很高,亩产值可达8000元。
在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上,县水库移民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,帮助大果山楂种植基地建设地头水柜和基地道路,给种果移民补助苗木款。扶贫部门给贫困户发展大果山楂,柑桔等水果产业发展产业扶贫补助款。
此外,该村还种有2100亩的糖料蔗,800亩的油茶和2000多的速生用材林。
走持续发展
“今年山楂花开的时候,韦浪云的农家乐一天要接待30桌左右,我们龙母屯只有25户人家,家家户户的劳动力都去做帮手,都还接待不完游客。”陈章龙说,县,乡两级政府在龙母屯建立emc体育登录县导江乡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,打响了“大果山楂+旅游”品牌,唱响了导江“山楂之恋”。
“仅卖大果山楂果子的价值不高,要想办法提高大果山楂的附加值,我家今年用大果山楂泡玉米酒1000斤。届时,游客来玩可在农家乐里得喝,还能带走。这样,既让游客来赏花,摘山楂果,既能玩得尽兴,又有东西带走,满足游客的需求。”龙母屯移民韦荣飞说。
为做活长垌村旅游扶贫的“文章”,导江乡党委按照“抓党支部班子促进党员带头,抓精准扶贫带动全村致富,抓基础建设带美丽乡村建设,抓特色产业带动收入模式转型”的工作思路,依托导江乡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和龙母水库的资源,积极争取县旅游,水库移民,农业,扶贫等项目资金,以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为核心,打造导江“山楂之恋”旅游景区。
在开展旅游扶贫上,我县去年已在导江乡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建成生态停车场,旅游指示牌,注册了“导江‘山楂之恋’”旅游商标。今年在龙母屯内沿村庄道路种植了红季木,接下来将开工建设观景台,景区大门,旅游公厕,宣传长廊,文化活动中心,戏台,球场,农家乐等项目。
“县乡两级政府决心通过一年多的努力,把长垌村打造成为有一个特色产业,一个特色旅游项目,一个村级电商基地,一个文化活动中心的旅游胜地,让移民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,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,人年均收入增加500元以上。”导江乡党委书记廖鹏翔满怀信心地税。
记者杨继强
责任编辑:陈志良 ? ?编辑:廖元锋
版权所有:(C) 2016 emc体育登录县人民政府 主办:柳州市emc体育登录县人民政府 承办:emc体育登录县信息化建设中心 网站标识码:4502230046 维护电话:0772-6819789
地址:emc体育登录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:0772-6812345 县政府邮箱:lzxzfbgs@126.com 投稿:lzzfw@126.com
――——导江乡长垌村走笔
6月7日,记者来到导江乡长垌村,放眼望去,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,一个个村庄干干净净。山顶上,长满速生用材林;山腰间,脚拇头般大的山楂果压弯了枝条,手指头般大的东方红桔,砂糖橘挂满枝头;田垌里,早稻禾苗绿油油,糖料蔗林犹如青纱帐;村庄里,一栋栋农村小别墅平地挺立,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
不论是大果山楂,还是柑桔类水果,都是长垌人的希望之果。依托种植大果山楂,柑桔,速生用材林和糖料蔗,2016年,长垌村人均纯收入9500元,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,全村有49户161人贫困户脱贫销号,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.11%。
打通致富路
长垌村地处偏僻山区,是一个水库移民村。以前,全村10个自然屯没有一条水泥路,不论是通往导江乡集镇,还是通往柳东新区雒容镇的道路,都是绕着山,弯连弯,坡接坡,骑摩托跑下来,一趟也得近一个小时。
“交通道路设施落后,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。”村党总支部书记韦汉德说,自打1976年建设龙母水库成为移民村后,到2011年以前村里没修过一条水泥路。
韦汉德说,以前村民也种有一些挣钱的农产品,但因为进村道路既狭窄,又要爬坡,路面坑坑洼洼,汽车在路上颠来颠去,颠得老板直想掉头回去。就这样,村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只能贱卖。
2012年,县水库移民局开始帮移民新村修建水泥路,但全县点多面广,不可能完全照顾长垌村。该村只有少部分自然屯硬化了一些水泥路,但通村道路没修过水泥路。
2016年开展精准脱贫攻坚行动以来,我县通过整合交通,水库移民,扶贫等项目资金和帮扶后盾单位柳东新区援建资金,共投入1600万元,硬化了通村道路,修建11条通屯道路,在泵水屯,长垌屯等部分自然屯安装太阳能路灯,修建长垌屯环村休闲便道,进行村屯道路绿化。至此,长垌村的村屯道路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建长效产业
如今,长垌村不但硬化了通村通屯和屯内道路,还硬化了部分产业路,可谓路通财通。
“长垌村是一个山村,俗话说好,靠山吃山。”韦汉德说,乡政府和县水库移民局多次组织移民群众代表到桂林,梧州和县内一些发展特色水果做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,开拓群众发展经济的视野,让大家狠下决心,大做“山”文章。
为让移民群众发展好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,导江乡政府,县水库移民局,县扶贫办联合邀请农业专家进村“把脉问诊”,开出发展经济“处方”,群众按“处方”抓“药”。
长垌村群众说干就干,2013年开始种植大果山楂,砂糖橘,东方红桔等特色水果,先后建成了1000亩的大果山楂基地,2000多亩柑桔类水果基地。
“过年前,韦浪云家卖砂糖橘1万多斤,得了近3万元;我家卖东方红桔4000多斤,收入1.5万元。”长垌村龙母屯党支书陈章龙说。该屯种大果山楂的产量也很高,亩产值可达8000元。
在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上,县水库移民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,帮助大果山楂种植基地建设地头水柜和基地道路,给种果移民补助苗木款。扶贫部门给贫困户发展大果山楂,柑桔等水果产业发展产业扶贫补助款。
此外,该村还种有2100亩的糖料蔗,800亩的油茶和2000多的速生用材林。
走持续发展
“今年山楂花开的时候,韦浪云的农家乐一天要接待30桌左右,我们龙母屯只有25户人家,家家户户的劳动力都去做帮手,都还接待不完游客。”陈章龙说,县,乡两级政府在龙母屯建立emc体育登录县导江乡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,打响了“大果山楂+旅游”品牌,唱响了导江“山楂之恋”。
“仅卖大果山楂果子的价值不高,要想办法提高大果山楂的附加值,我家今年用大果山楂泡玉米酒1000斤。届时,游客来玩可在农家乐里得喝,还能带走。这样,既让游客来赏花,摘山楂果,既能玩得尽兴,又有东西带走,满足游客的需求。”龙母屯移民韦荣飞说。
为做活长垌村旅游扶贫的“文章”,导江乡党委按照“抓党支部班子促进党员带头,抓精准扶贫带动全村致富,抓基础建设带美丽乡村建设,抓特色产业带动收入模式转型”的工作思路,依托导江乡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和龙母水库的资源,积极争取县旅游,水库移民,农业,扶贫等项目资金,以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为核心,打造导江“山楂之恋”旅游景区。
在开展旅游扶贫上,我县去年已在导江乡大果山楂产业核心示范区建成生态停车场,旅游指示牌,注册了“导江‘山楂之恋’”旅游商标。今年在龙母屯内沿村庄道路种植了红季木,接下来将开工建设观景台,景区大门,旅游公厕,宣传长廊,文化活动中心,戏台,球场,农家乐等项目。
“县乡两级政府决心通过一年多的努力,把长垌村打造成为有一个特色产业,一个特色旅游项目,一个村级电商基地,一个文化活动中心的旅游胜地,让移民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,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,人年均收入增加500元以上。”导江乡党委书记廖鹏翔满怀信心地税。
记者杨继强
责任编辑:陈志良 ? ?编辑:廖元锋
版权所有:(C) 2016 emc体育登录县人民政府
地址:emc体育登录县创业路2号 政府热线电话:0772-6812345
县政府邮箱:lzxzfbgs126.com 投稿:lzzfw126.com
维护电话:0772-6819789 网站标识码:4502230046